衝浪新手完全攻略:原理教學×動作解析×地點推薦×裝備選擇×安全須知
目睹過無數新手抱著衝浪板在海邊茫然無措的模樣 —— 當海浪翻湧而來時,他們既不懂波浪如何將能量傳遞成可乘之機,也不知如何讓衝浪板在浪尖上化作翅膀。作為曾在浪花裡嗆水無數次、終於讀懂海浪語言的過來人,我深知衝浪的魅力從不只在於站在板上的帥氣瞬間,更藏在那些關於波浪物理、板型設計與海洋禮儀的細枝末節裡。我想為每一個嚮往海洋的追浪者,構建一座從陸地到浪尖的橋樑
目录
波浪怎麼形成的?
風的能量傳給海水,水分子開始轉圈圈運動,就這樣形成波浪向外傳播。衝浪原理的核心,就是衝浪手巧妙地利用這股向前推進的能量。
海浪能量怎麼傳遞?
波浪靠近岸邊時,海底變淺,波浪底部摩擦到海底速度變慢,頂部速度不變,結果波浪就「站」起來了,最後支撐不住就「嘩啦」崩潰,這就是我們衝的白花浪。衝浪原理就是抓住這個崩潰前能量最集中的時刻。
板子跟水之間的互動
衝浪板底部的設計(像龍骨、弧度)還有板子大小,都影響怎麼抓住海浪。板子浮在水面,順著浪的斜面滑下去產生速度。搞懂衝浪原理,你就比較知道板子為什麼這樣設計,划水時機怎麼抓。
重力與速度的關係
當你被浪推著往下衝,重力讓你加速。這時調整身體重心(往前加速,往後減速或轉彎)就能控制滑行軌跡。這也是衝浪原理在實戰中最直接的應用。

衝浪教學介紹:找個好教練帶你飛
真心建議新手別自己瞎摸索,找個靠譜的衝浪教學介紹課程,真的會少摔很多次、少喝很多海水!好的衝浪教學介紹課程,教練會從最根本的安全觀念開始講起。
課程類型有哪些?
通常分成團體班、一對一或一對二。團體班便宜熱鬧;一對一貴一點,但教練盯著你一個人,進步飛快。選哪種看你的預算和偏好。問清楚衝浪教學介紹的內容包含哪些。
教練怎麼挑才安心?
找有合格證照的教練!台灣有中華民國衝浪運動協會(CSA)或國際衝浪教練協會(ISA)認證的比較有保障。看看教練的經驗和口碑,好的衝浪教學介紹教練會讓你學得安心又有效率。

一堂課都在學什麼?
第一堂課通常都是在沙灘上練習:怎麼抱板進水、怎麼趴板、怎麼划水、怎麼「起乘」(Pop-up,趴著突然站起來的動作)。教練會分解動作,讓你反覆練到有點樣子才讓你下水。這就是紮實的衝浪教學介紹基礎訓練。
大概要上幾次課?
這沒標準答案。有的人運動神經好,幾次課後就能自己抓小浪嘗試;有的人需要多一點時間練習起乘動作。一般來說,認真上個3-5堂團體課,對衝浪教學介紹有基本掌握,就能開始自己練習了。
衝浪動作
衝浪看起來好像很隨性,其實有很多基本衝浪動作要練得紮實。最最最核心的,就是「起乘」(Pop-up)。這動作沒練好,後面都免談。
起乘(Pop-up)動作分解
- 趴板姿勢正確:身體在板子中央,抬頭挺胸別趴太前面或後面。
- 划水加速:看到好浪來了,瘋狂用力往前划水,讓板子速度跟上浪。
- 感覺浪推你:感覺到板子被浪抬起來開始加速下滑的瞬間。
- 雙手瞬間撐起:雙手快速用力按在胸口兩側板面上,把自己上半身撐高。
- 腳快速站定位:後腳先踩到板子尾舵附近,前腳同時踩到板子中間。這時身體是半蹲。
- 站穩調整姿勢:穩定核心,慢慢站直,膝蓋微彎保持彈性,眼睛看你要去的方向。
這個衝浪動作要練到變成本能反應才夠快。

划水(Paddling)有效率
划水不是用手臂亂划。要用背肌帶動,手指併攏像船槳,手臂深入水裡往後划,抬頭別壓到板頭。強而有力的划水是抓到浪的關鍵衝浪動作。
轉向(Turning)技巧
站穩之後,想轉彎?上半身先轉,眼睛看向你想去的方向,重心移到前腳或後腳,配合身體轉動,板子就會跟著轉。這是需要練習的進階衝浪動作。
過浪(Duck Dive/Turtle Roll)
划出去時碰到大浪打過來怎麼辦?長板用「烏龜翻」(Turtle Roll):抓著板緣翻滾讓板底朝上,浪從板底過去。短板就用「鴨潛」(Duck Dive):把板頭壓進水裡,人跟著潛下去躲過浪。這也是重要安全衝浪動作。
衝浪體驗
喔!說到第一次成功的衝浪體驗,那個感覺真的會讓人一輩子記住!我還記得那時心跳超快,又緊張又興奮。趴在板子上,聽到教練在後面喊:「划!划!划!現在站起來!」。不管三七二十一,用力一撐…哇賽!我居然站著在浪上前進!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鐘,但那瞬間的成就感和快樂,真的無法形容。這種衝浪體驗,會讓你瞬間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迷戀衝浪。
講實話,完美的帥氣衝浪影片背後,是摔進水裡N次換來的。摔板落水(Wipeout)是必經過程,每次摔都是學習。這部分真實的衝浪體驗,教會你接受挫折然後再挑戰。

新手衝浪地點推薦:挑對地方安全又好玩
第一次衝浪,地點超重要!好的新手衝浪地點推薦,通常浪比較緩、海底是沙灘平坦沒危險礁石、海流不要太強、最好還有救生員。別一來就去挑戰高手雲集的浪點,危險又打擊信心。這裡給你一些真心新手衝浪地點推薦:
台灣友善新手浪點
- 宜蘭外澳沙灘:沙灘底超平緩,夏天浪通常比較軟,很多衝浪店教學都在這,安全指數高。
- 台東金樽漁港旁沙灘:左跑浪為主,沙灘底,浪型比較規矩,適合練習。
- 墾丁南灣/佳樂水 (特定區域):南灣靠近右側避開中間強流區域,浪較小;佳樂水則要找灣內靠近沙灘的區域,避開外面礁石區。夏天西南浪有時太強要注意。
- 金山中角灣:交通方便,浪型多樣,有專屬練習區,沙灘底,很多教學課程。冬天風大較冷。
選擇浪點的重要標準
- 沙灘底優於礁岩底:摔下來比較不痛也安全。
- 浪型小且緩和:太陡太快的浪新手根本抓不住站不起來。
- 岸流/離岸流不強:新手體力差,容易被海流帶走回不來。
- 有救生員或常有人衝:萬一有狀況有人幫忙。
這是新手衝浪地點推薦的核心考量。

國外新手天堂推薦
- 峇里島庫塔海灘 (Kuta Beach):世界知名新手村!沙灘底,浪多又軟,超多衝浪學校,價錢也合理。
- 菲律賓錫亞高 (Siargao) Cloud 9 附近教學區:雖然Cloud 9是高手浪,但附近有專門教學的區域Jacking Horse或Quicksilver Point,浪小且平緩。
- 斯里蘭卡韋利格默 (Weligama):長長的海灣地形,沙灘底,浪非常溫和穩定,全年適合新手學習。
新手衝浪地點推薦國外這幾個地方真的很友善,學衝浪兼度假超棒。

衝浪板選擇
選對板子,新手學習之路會順暢超多!錯誤的衝浪板選擇會讓你挫折感滿滿。新手第一塊板,記住一個原則:又大又厚又寬就對了!
板型選擇:軟板(Foamie)是首選
新手超級推薦用「軟板」!板子是泡棉做的,外面包一層軟膠(軟板)。好處多到數不完:
- 浮力超大:容易划水,容易抓住小浪,站起來也比較穩。
- 不怕撞:練習時板子常會打到頭或身體,軟板比較不會痛,也比較不會撞壞板子或傷到別人。
- 便宜:就算買全新的也不會太貴。很多衝浪店租給新手的也都是軟板。
這是最無腦的衝浪板選擇方案!
尺寸怎麼抓?
新手板當然是越長越寬越厚越好!長度通常建議8呎到9呎以上。浮力夠,划水輕鬆,站起來穩定性高。別想不開一來就用高手那種短短尖尖的板(短板),保證你一直泡水划不到外海。衝浪板選擇第一守則就是尺寸要大!
材質差異:軟板 vs 硬板 (玻璃纖維)
- 軟板 (Foamie / Soft-top):上面講過了,新手神隊友。
- 硬板 (Fiberglass):高手用的主流材質。板子輕、反應靈敏、速度快。但缺點是容易撞壞(或被自己撞到很痛)、價格貴、需要小心保養。新手等你能穩定站板抓綠浪再考慮吧。
除非你天賦異稟,不然衝浪板選擇初期絕對是軟板優先。

租?買?二手?
- 租板:初學時期最划算!去不同浪點還能租當地適合的板型。網路或現場都租得到。
- 買全新軟板:確定你愛上衝浪了,常去衝,買一塊自己的練習板也不錯。
- 買二手硬板:不建議新手買二手硬板!尺寸通常不適合新手,而且可能有看不見的內傷(泡水、板芯損傷)。
衝浪板選擇的策略,初學階段租或買新軟板最實際。
衝浪規則與衝浪禮儀:海上的交通規則
在浪上沒禮貌又不守規則的人,真的超級討人厭!海上衝浪的人多,浪就那麼一道,誰先搶到?會不會撞車?這就需要遵守衝浪規則與衝浪禮儀。這不是耍帥,是安全與尊重!
一道浪只能一個人衝
一道正在崩潰的浪(一道白花浪),只能一個人衝!同時兩個人衝同一道浪非常危險,容易撞在一起。這是衝浪規則與衝浪禮儀最基本的第一條。
離浪頭最近的人優先
誰有優先權可以衝這道浪?看誰「離浪頭最近」(Closest to the peak)!浪會從某個點開始最先崩潰(浪頭),離那個點最近的人最有優先權站起來衝。其他人要讓開,不能搶浪或擋路。搞懂優先權是衝浪規則與衝浪禮儀的核心。
划出去的人要讓衝浪進來的人
當你划水要往浪區外面去時,看到有人正衝著一道浪往岸邊來,你必須盡快避開他前進的路線!通常是從浪尾(浪崩潰完的後面)繞出去,絕對不能擋在人家前面害人摔車。這是基本安全衝浪規則與衝浪禮儀。
不要搶浪、不要擋路、不要亂丟板
- 搶浪 (Drop-in):別人已經在浪上了(有優先權),你還硬要從他後面或旁邊站起來搶衝同一道浪。超級沒品!
- 擋路 (Snaking):繞到優先權的人的前面去搶位置,這也不行。
- 丟板 (Ditching):遇到大浪打來,不能隨便把板子丟開自己潛水。板子沒繩子拴著(雖然不建議新手用腳繩),飛出去的板子會變成傷人凶器!潛水前一定要抓好板子。
遵守衝浪規則與衝浪禮儀,才能互相尊重,玩得安全又開心。

衝浪注意事項:安全玩樂最重要
衝浪很爽,但大海有風險!記住這些衝浪注意事項,才能快樂出門、平安回家。
暖身絕對不能少
下水前花5-10分鐘好好暖身。衝浪用到很多平常少用的肌肉(背、肩膀、核心),突然劇烈運動容易拉傷。划水和起乘動作也可以先在岸上模擬幾次。忽略暖身是常見錯誤衝浪注意事項。
繫好腳繩(Leash)
腳繩一定要繫在後腳腳踝上!它的作用是在你摔下水時,板子不會被浪沖走變成漂流物(撞到別人很危險),你也比較容易找回板子當救生浮具。這是關鍵衝浪注意事項之一。
隨時注意周遭環境
- 觀察海流:小心離岸流(Rip current),它會把你快速帶離岸邊。感覺划水很吃力位置卻不動或被往外帶,立刻上岸或平行岸邊划出離岸流區域。
- 注意他人位置:隨時注意旁邊和後面有沒有人,避免撞到。
- 看浪況變化:浪況可能突然變大變兇猛,體力不行了就上岸休息。這是動態的衝浪注意事項。
防曬!防曬!防曬!
海上紫外線超強!物理防曬最有效:穿防寒衣或長袖防磨衣、防曬水母衣,戴衝浪帽。露出的皮膚(臉、脖子、手腳)一定要塗抹「海洋友善」的高係數防水防曬乳(Non-Nano Zinc Oxide成分的最好),保護珊瑚也保護自己皮膚。曬傷真的很痛苦,別忽略這個基本衝浪注意事項。
了解自身體力,適時休息
划水超耗體力!新手很容易一下子就沒力。感覺累了、喘不過氣、肌肉沒力了,就上岸休息喝水補充能量。硬撐容易出事。量力而為是重要衝浪注意事項。
衝浪新手Q&A
衝浪者如何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衝浪?
看浪報跟潮汐最重要!浪高、週期、風向風速都會影響浪況品質。新手適合:
- 浪高:0.6米 – 1.2米之間的小浪最好上手(別被數字騙了,實際看起來可能比你預期的大)。
- 浪的週期:數字越大越好(代表浪的能量強,間隔長比較有時間準備)。>10秒算不錯。
- 風向:最好是「向岸風」(Onshore wind)非常微弱或是無風(Glassy),最棒是「離岸風」(Offshore wind),能把浪花吹離浪面,讓浪壁更光滑好衝。強烈的向岸風會讓浪變爛變亂。
- 潮汐:每個浪點適合的潮汐不同!中角灣漲潮滿潮前後不錯;外澳有些點退潮到一半比較好。要問當地人或教練。通常小潮差(潮汐變化小)的日子浪況比較穩定。
- 時段:清晨或傍晚通常風比較小,人也可能少一點(但清晨視線要更注意安全)。
衝浪初學者如何判斷浪況?
到海邊別急著下水,先在岸上觀察10-15分鐘:
觀察重點 | 新手友善特徵 | 新手需避開特徵 |
浪高 (看起來) | 白花浪小、平緩、崩潰不兇猛 | 浪高大、崩潰快力道強、浪壁陡峭 |
浪的間隔 | 浪與浪之間隔較久 (約 >8秒) | 浪一個接一個密集打來 |
浪型 | 規律、崩潰線長且一致 | 亂、到處都在崩潰、方向不一 |
風況 | 幾乎無風或微風、水面平滑 | 風大、水面都是皺褶白浪花 (貓掌紋) |
水流 | 感覺平穩 | 海水流速快、明顯看到漂浮物快速移動 |
海裡人數 | 人數適中或較少 | 跟下餃子一樣人多到爆炸 |
衝浪新手想變強可以怎麼做?
- 持續練習:沒有捷徑!多下水就對了。練習划水、練習起乘、練習抓浪的感覺。
- 拍下自己的動作:請朋友幫錄影,回頭看才能發現哪裡姿勢不對(身體太彎?重心太後面?)。
- 加強體能:在陸地鍛鍊划水會用到的背部、肩膀、三頭肌力量,還有核心穩定度。游泳也很幫助。
- 模仿學習:在安全距離外觀察高手怎麼划水、抓浪、起乘、轉向。
- 上進階課:基礎穩了,找教練學更細膩的划水技巧、轉向技巧、浪頭判斷。
- 從長板開始紮根:別急著換短板。長板能打好基礎,練習讀浪和流暢度。很多高手也愛玩長板!